进入10月份,气温逐渐下降,昼夜温差明显加大,水体对流加剧,易造成水体溶解氧下降,养殖水质、地质理化指标不稳定。根据我区小龙虾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和天气情况,《小龙虾主要细菌性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组》对10月份小龙虾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,供参考。
一、病情预测
霉菌病:由于养殖虾田地质环境恶化、水草少、放养密度高等原因,导致田中的霉菌生长繁殖,从而感染小龙虾引起疾病。病虾伤口部位长有棉絮状菌丝,虾体消瘦乏力,行动迟缓,摄食减少,伤口部位组织溃烂。尤其在小龙虾的高密度养殖期间,寄生水霉能引起小龙虾的大量死亡,特别是带卵的雌性小龙虾。
二、防治措施
(1)在捕捞、运输、放养等过程中,小心操作,尽量不让小龙虾受伤。
(2)病虾用3%~5%食盐水浸泡5分钟。
(3)全田泼洒水霉净,1袋/亩,连用3天。
原文链接:http://nynct.gxzf.gov.cn/xwdt/zhyyjgl/t17252722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